鈣鈦礦電池成BIPV最優解?千億市場蓄勢待發 設備商有望率先受
摘要: 《科創板日報》10月2日訊圍繞產業降本增效的主旋律,光伏電池技術革新一直備受關注。傳統晶硅路線之外,作為薄膜電池路線的代表,鈣鈦礦電池常成熱議焦點。從效率轉化上看,鈣鈦礦電池是效率提升最快的光伏電池。
《科創板日報》10月2日訊 圍繞產業降本增效的主旋律,光伏電池技術革新一直備受關注。傳統晶硅路線之外,作為薄膜電池路線的代表,鈣鈦礦電池常成熱議焦點。
從效率轉化上看,鈣鈦礦電池是效率提升最快的光伏電池。自2009年鈣鈦礦電池面世以來,僅經過13年發展,其效率就從3.8%提升至25.7%,且理論極限效率( 31% )高于晶硅電池(29%)。
更重要的是,鈣鈦礦電池與晶硅電池存在著差異化應用場景——BIPV(光伏建筑一體化)。
據了解,鈣鈦礦電池具備輕薄、透光性強、短波長吸光能力強、弱光效應好、可在柔性基材上制備的優點,故其在BIPV和CIPV(車載光伏)領域應用潛力最大。
正如協鑫光電董事長范斌此前所說,鈣鈦礦使用場景沒有限制,考慮到鈣鈦礦電池的產品特性,BIPV是鈣鈦礦商業化早期的重要切入點。
在BIPV領域,鈣鈦礦電池相對晶硅電池具有安裝方便、透光、低光照環境發電能力強的優點。根據測算,2025年鈣鈦礦電池在BIPV領域的裝機量可達35GW,對應市場空間1472億元。
在CIPV領域,鈣鈦礦電池相對晶硅電池易于制備成匹配車身外形的曲面器件,且重量輕、透光性好,發展潛力巨大。根據測算,單車配備4平米鈣鈦礦發電組件,每天發電5小時,即可擁有20公里的續航增程。
東北證券(行情000686,診股)近日發布研報指出,鈣鈦礦材料近年來技術迭代迅猛,在發電效率和生產制造工藝上具備顯著優勢,若穩定性與尺寸方面改善,預將加速商業化進程,推動薄膜電池與BIPV爆發。
從投資角度看,目前鈣鈦礦電池中各功能膜層材料選型多樣,各家鈣鈦礦電池生產商的工藝選型、設備構成也存在差異。但總體上鈣鈦礦電池的制造離不開磁控濺射設備、RPD、涂覆機、蒸鍍機、激光設備等。
目前,相比較于晶硅電池成熟的產業鏈,鈣鈦礦電池目前尚處于產業發展初期,產業降本和擴張可能還需要時間。
基于此,中泰證券(行情600918,診股)認為,在產業化初期,由于鈣鈦礦電池生產商大多不具備制造設備的能力,鈣鈦礦電池產能的增長將使鈣鈦礦電池設備商受益。僅考慮鈣鈦礦電池在BIPV領域的應用,2025年鈣鈦礦電池設備市場空間可達132億元。
鈣鈦礦電池核心設備包括鍍膜設備、激光設備、封裝設備。據《科創板日報》不完全統計:
?。?)鍍膜設備供應商包括京山輕機(行情000821,診股)、邁為股份(行情300751,診股)、捷佳偉創(行情300724,診股)、西子潔能(行情002534,診股)(參股眾能光電10%,眾能光電為鈣鈦礦設備頭部標的)等;
?。?)激光設備供應商包括大族激光(行情002008,診股)、海目星(行情688559,診股)、邁為股份、杰普特(行情688025,診股)、帝爾激光(行情300776,診股)、德龍激光(行情688170,診股)等;
?。?)京山輕機還可提供封裝設備。

鈣鈦礦,電池,BIPV